2024年6月,欧盟正式通过《塑料循环经济法案(2025)》,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,全面禁止成员国销售或使用非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包装,包括购物袋、食品容器、餐具等日常用品。该法规被视为欧盟“绿色新政”的关键举措,旨在推动塑料产业向100%可回收或可降解材料转型。
新规核心内容:
- 禁用范围:
- 一次性塑料包装(如超市塑料袋、外卖盒、饮料杯盖)。
- 氧化降解塑料(oxo-degradable plastics,因微塑料污染问题被明确禁止)。
- 替代方案:
- 允许使用符合EN 13432标准的工业堆肥降解塑料、生物基材料(如PLA、PHA)。
- 鼓励重复使用包装体系(如押金制回收瓶)。
- 企业责任:
- 生产商需承担包装废弃物管理成本,并确保2025年后投放市场的塑料包装含至少30%再生材料。
行业影响:
- 中国企业出口压力:欧盟是中国塑料制品第二大出口市场(年出口额超200亿欧元),新规将倒逼国内企业升级技术。
- 生物降解材料需求激增:全球聚乳酸(PLA)产能预计2025年达500万吨,金发科技、丰原集团等中国企业加速布局。
- 回收产业链受益:欧洲再生塑料价格已上涨20%,威立雅、陶氏等公司加大化学回收投资。
专家观点:
欧洲塑料协会(Plastics Europe)总监Marco ten Bruggencate:
“新规将重塑全球塑料产业格局,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模式是未来竞争核心。”
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秘书长:
“国内降解塑料标准需与欧盟接轨,避免技术壁垒风险。”
下一步动向:
- 欧盟计划2030年实现所有塑料包装可循环利用。
- 美国、东南亚多国拟跟进类似政策,全球环保法规趋严。